(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天上午,钱塘区启智学校举办“喜迎亚残运·奋进新征程”“小蜗牛找新家”亲子体验活动,300余名孩子与家长在这所新建成的“家门口的特殊教育学校”,共同参与了一场“寻宝”嘉年华。
据了解,钱塘区启智学校占地近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是钱塘区唯一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实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段及后高中段教育,纵向集“康复、教育、就业”于一体,横向以“教育康复、医疗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为一体,为特殊孩子提供“15年+”的康复与教育。今年,钱塘区启智学校开设了15个班级,110名学生成为第一批学子。
风雨连廊可以让孩子们自进校门后就不再需要撑伞,可以让乘坐轮椅的人士不用他人帮助也可以逛遍校园……一进校门,家长和孩子们就实地感受到了这所新校最大的“法宝”之一——有爱的无障碍环境建设。
“学校是按照9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建设的,前期也邀请无障碍促进会工作人员进行了‘地毯式’检查。”钱塘区启智学校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第二大“法宝”,则是学校内布局清晰的功能区,包括学习区、康复区、技能区、运动区、生活区等。目前,钱塘区启智学校重点打造了针对低龄特殊儿童及自闭症儿童的康复区,针对职业高中阶段学生的职业教育实训区,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社区融合教育区域等。
“之后学校内或将打造残疾人之家,利用学校的临街店面开烘焙店、洗车行、小超市等,为孩子提供实训基地,助力他们融入社会。”钱塘区残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区残联、学校及街道办事处都在积极联系企业,为孩子们的就业提供助力。
“孩子进校园,安全是首位。像书桌的圆角设计等细节让我们家长安心很多。之前孩子在义蓬一小的辅读班上课,现在能有这样一所整合了整个区特殊教育资源的学校,让孩子可以在这里从小学读到高中,真的很好!希望孩子可以在这里平安快乐长大。”学生家长廖女士说。
有37年教育经验,包含14年特殊教育经验的陈素琴是廖女士孩子原来的教师。开学后,她将担任钱塘区启智学校职高班级的副班主任。“之后很多孩子不用出区,就可以在家门口的特殊教育学校上学。我们也会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帮助孩子融入社会、找到出路。”陈素琴说。
活动现场,钱塘区启智学校被授予“钱塘区特奥运动训练基地”“孤独症青少年社交语言能力提升公益教学实践基地”等,星语破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橄榄树星悦儿童发展中心社会组织还向每位学生捐赠了开学大礼包。
关键词: